口吃预感一定会引发口吃吗?很多朋友说,只要有了口吃预感,我就会口吃,或者说只要有了口吃预感,我大概率会口吃,而且我的口吃在发作前大概率会有口吃的预感。
那么,有了口吃预感必然会口吃吗?首先咱们需要明确一点,先后发生不等于因果关系。比如说,鸡叫了,天亮了,天不是鸡叫亮的,不管鸡叫不叫,不管有没有鸡,天都会亮,你先有口吃预感,后有口吃。
那么口吃预感跟口吃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呢?没有,并没有,或者说有,但不是强相关。什么意思呢?因为有了口吃预感,你会焦虑紧张,紧张了是不是比较容易口吃,但是这个不是关键啊,这个不是重点。你有了口吃预感以后,你对口吃预感本身感到恐惧和担忧,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有了预感我就容易口吃,所以预感一出现,你就担心坏了,坏了我又要口吃了。为了避免口吃,你会跟口吃预感对抗,去压制它,排除它,结果越跟它对抗,他越强烈,预感越强烈,预感越强烈,是不是越焦虑,越紧张,是不是越容易口吃?
这叫适得其反,像皇帝怕一个将军要谋反,百般的去打压他,制约他,猜疑他,后来他真的反了,他本来不想反,结果你老打压他,猜疑他,他会变得没安全感,干脆反了,这个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因此,口吃预感本身可能使你口吃,但并不必然使你口吃,而你为了避免口吃,与之对抗,这会导致更强烈的预感,更强烈的紧张焦虑的反应,这样更容易口吃。
焕锦口吃矫正中心专业从事儿童及成人口吃矫正,从业十多年来,焕锦已经矫正好了上万名口吃者,广受好评。
焕锦创办人汪立彬,曾被严重的语言障碍(口吃和发音不清)和心理障碍(社恐)困扰二十余年,后来经过不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自身的语言障碍和心理障碍,并摸索出科学有效的克服语言障碍和心理障碍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克服口吃和社交恐惧症,汪立彬曾效仿古希腊伟大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口含石子演讲;为了克服心理障碍,改变性格缺陷,汪立彬曾做了三年销售;为了彻底打破内心的枷锁,获得心灵的自由,汪立彬在公交车上演讲上千余次。经过几年的努力,汪立彬终于克服了口吃和社交恐惧症。自2012年以来,省内外及中央多家媒体,先后对汪立彬克服口吃和社交恐惧症的方法和感人事迹做了大量报道。如央视新闻、中国日报、环球时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搜狐新闻、新浪网 、凤凰网、大河报、华西都市报、上海晚报、大众网、21世纪报,中国青年网 、河南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江西卫视《深度观察》 栏目,曾对汪立彬做过专访。